Sunday, April 16, 2006

校友会5周年纪念特刊:11。“苏丹红一号”的启示 - 古喻仁


“苏丹红一号”的启示

近年,“苏丹红一号”在全球引起食品安全恐慌,许多人莫不谈“红”色变,“红色”突然之间由令人喜爱变成让人生畏。

今年2月下旬,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出全球食物安全警告,宣布大约400种食品受到致癌工业染料“苏丹红一号”色素的污染,必须即刻回收。这是英国自疯牛症以来,最大规模的食品回收行动,

“苏丹红一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品,它的一般用途是混合在汽油、机油、鞋油、汽车蜡等工业产品之中,并不属于食用色素。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

工业用的色素怎么会“侵入”食物呢?这可能是某些食品制造商不知利害,也可能是由于许多消费者偏爱色彩鲜艳的食品,促使制造商在“顾客压力”下不得不出此下策,否则天然食品的“外表”缺乏吸引力,生意会大受影响。

许多人在食品方面都非常注重“色香味”。既要看得顺眼,又要闻到芳香,还要口感一流,三者缺一不可。许多糕点、甜品、饮料,甚至是香菇、龙眼、辣椒干等等,其色泽之艳丽夺目,让保健意识较强者不禁望而生畏,但有更多人吃得津津有味,全然忘记添加人工色素或经过化学品处理的食物,可能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人人都害怕生病,更珍惜自己的性命,但在饮食方面往往在有意无意之中做出不少损害健康的行为,怎不令人感慨系之?饮食不可一日或缺,无益的添加物在体内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怎能不出毛病?轻者延医服药,重者断送性命,或者长期卧病不起,这岂非自讨苦吃、自找罪受?

毫无疑问,完全不添加化学品的食物,目前在市面上已成“稀有品种”。即使是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也难免有过量农药、过量化肥等问题,令某些人食难下咽。即使医药更发达,未来的人类恐怕还会遭遇更多的奇难杂症,就算寿命有望延长,而生病日子所占的比例也许会有增无减。这确是无可奈何的现实。

笔者谨以“打油诗”一首作个总结:天然食物裨益身体,添加色素好看无益,长期食用或有问题,行差踏错后悔莫及。

古喻仁
1965年高三毕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