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慕羽走了
星期五早上,手机里塞满了马六甲与吉隆坡朋友传来的短讯:沈老走了!
沈老是谁 ?
他是马来西亚华人族魂林连玉先生之后的另一个华教大灵魂。
星期六,马来西亚所有的中文媒体,都大篇幅地报导这位华教伟人逝世的消息。南洋商报黑字斗大,写着 :"华教斗士,砥柱南天"。
终年九十七岁的老人家,一生领导马来西亚华人教师总会二十八年,为华文教育奋斗而被捕不只一次。最后一次发生于1987年马哈迪当政期间,入狱两百天的沈老当年已经七十四岁。
沈慕羽1913年出生于马六甲,祖籍福建晋江。父亲为马六甲同盟会领袖沈鸿柏。据说其父为他取名慕羽,乃因期盼他景慕三国关羽。沈慕羽的父亲是古城培风中学的创办人之一。1928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培风中学初中。
1937年中国芦沟桥事变,沈慕羽在马来亚参与抗日行列,组织歌咏队、戏剧团,到处宣传。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担任了马六甲各社团抗敌动员总会秘书,也出任马六甲华侨青年战时服务团团长。41年1月马六甲沦陷,他曾一度逃至新加坡,过后又返回马六甲。1945年日本投降,他受聘为马六甲华侨公立第一小学校长―沈慕羽的终生校长型象,从此开始。1949年,马六甲的陈祯禄创组马华公会,他加入了政党。第2年,他与林连玉倡议组织全国华校教师总会。这个组织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沈慕羽在政治上虽被喻为马华公会青年团的"马青之父",但却于1966年因争取华文为官方语言而与当时马华公会会长陈修信(陈祯禄之子)产生对立而被开除出党。在这事件上,他留下了"一息尚存,难安缄默"的名言。沈老的生命,从此转入纯然为民族母语奋斗的长征,至到二月五日晚上逝世为止。
1987年10月11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及朝野政党齐聚吉隆坡天后宫,强烈抗议政府派不谙华文教师到华小担任高职。笔者适逢人在吉隆坡,也挤入那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激昂大会,并首次见到沈老。印象中,天后宫之山丘下,镇暴军警已经重重围守。28日,老人家与华教董事会主席林晃升一起被捕。
这位拥有马来西亚服务最久校长记录的华教斗士,是位全方位的 "华人",他写得一手沉稳厚重的好书法,也终身写日记。他推孔子与孔学, 促成马六甲孔子大厦之落成,还曾于2002年受台北市长马英九北市长马英九邀请赴台主持祭孔典礼。
几年前,笔者与一群诗人及歌者在马六甲河畔的古迹建筑《海关亭》搞了一场不拘小节的诗曲雅集,沈老爽快应邀。歌者之中,沈老年龄最大,但心态年轻。当夜压卷之作,乃由他清唱一曲古调,全场惊艳动容。曲罢,掌声如雷。"古城白发壮怀,临河楼头放歌"的雅集印象,永铭于心。
沈校长手推一辆脚车的俭朴形象,就和马六甲古城早已风华退尽的荷兰街一样叫人感到淡静温馨。但他的中庸包着坚毅风骨,若碰上强横无道,他比钢还硬。
沈老的灵堂设在培风中学大礼堂。培风中学有一幅他的墨宝,写的是:种族平等,共建大马。
而他生前筑成的墓碑,自撰:服务一生,战斗一世。
前句是目标理想, 后句是精神。
中间,是叫人景仰的大灵魂!
- 校友 Xiao Ma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