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学办校,全靠卖出5头猪。
对许多人而言,设施和师资兼备的现代学校似乎理所当然,但对早期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校来说,建校和维持学校运作可不简单。新民中学第一任校长叶帆风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把家中饲养的五头猪高价卖出,筹措办校资金。
让年轻一代了解 华校历史祖辈足迹
今年11月首次举办的华校校史联合展希望通过“历史走一回”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华校历史和祖辈的足迹。
由养正校友会发起的计划自4月筹办以来,得到许多校友会和学校支持,确定参展的校友会从15所增加到二十多所,包括三山校友会、中正中学校友会、中华中学校友会、立化中学校友会、华中校友会、圣尼各拉校友会、育英中学校友会、养正校友会、南华中学校友会、南华小学校友会、南洋中小幼校友会、钟灵中学校友会、爱同校友会(包括福建会馆属下五校)、宽柔中学校友会、培群校友会、培风校友会、新民中学校友会、端蒙校友会、德新中学校友会和德明政府中学。

由养正校友会发起的计划自4月筹办以来,得到许多校友会和学校支持。左二为筹委会主席潘国驹教授。
联合展筹委会主席、养正校友会会长潘国驹教授受访时说,华校在新马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本地华校虽经历动荡时期,但如果永远不回顾来时路,社会记忆将出现断层,可能导致下一代成为“无根”的一群。
潘国驹教授也关注华校校友会老化问题。他希望校史展能引起年轻人注意,并鼓励他们加入校友会服务。他说:“现在年轻人英语能力较强,所以我们计划在展览中加入双语元素,比如展出的图片以双语解析,也安排适合年轻人的文艺表演。”
华校校史联合展从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华侨中学嘉庚堂举行,展出各校校史、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等的图片、实物和多媒体资料。
配合展出,主办单位将举行两场研讨会:第一场在11月30日举行,以“新马华教与华人历史”为主题。主讲人有《联合早报》资深教育线记者潘星华、前报人韩山元、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的李元瑾教授和游俊豪博士。
第二场研讨会12月2日举行,主题为“华校发展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主讲者是著名的现任或退休华校校长,就华校教育相关问题发表看法和观点。
校史展上也展出由钟灵中学校友会及它的名誉主席骆锦地借出的数十幅《三国演义》经典油画,另外也附设郑和展。
《三国演义》讲座
公众也可出席《三国演义》讲座,以了解这部经典文学作品。讲座由《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担任主席。
有意贡献学校文物参展的公众,可拨64665775询问,或上网www.networkchinese.com。
《联合早报》(编辑:黄秀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