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6, 2005

校友会5周年纪念特刊:感言 - 赖校长

〖培风校友会新加坡分会五周年纪念特刊〗

感 言

2003年中思源楼开幕,我有幸搭上培中的发展快车,适逢其盛,见证了一个学校重要的里程碑;感受到培风精神的浩瀚和伟大,深受感动。

的确,思源楼的落成,已成为我校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耀眼的闪光点。 因为,其意义肯定不仅仅是为学校提供现代化的硬体设备而已。实际上,这座楼展现的是广大校友们帮助母校完成建设理想校园的决心.。在筹办的过程,马六甲培风校友会发挥带头作用,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个角落能找到培风校友的地方,去劝捐爱校基金,其过程肯定是艰苦的,但途中所激发出的巨大爱校激情,肯定为母校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校友的爱校行动说明了培风的教育是成功的。因为她造就了一批批懂得“知恩图报”,能贯彻“饮水思源”教导,愿意体现“取自社会,用之社会”崇高理念的优秀中华儿女;也再次说明了华文教育的优越性。早期的教育在莘莘学子的心田埋下回馈和奉献的种子,一旦获得适当的催化外因,便爆发出惊人的物质力量。目睹这过程,肩负春风化雨任务的前线教育工作者,怎能不被这因教育而产生的巨大感染力而感动呢?

培风的确是造就人才的温床。在狮岛上开创事业的培风儿女响应古城同道的呼应,为建校的大目标,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展望未来,培中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宏伟的硬体建设,最终目的,还是要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有素质的教育,通过启发人性和开发潜能的教育手段,使他们成人成才。因此,完成大规模的硬体建设后,我们还是要一步一脚印地进行软体建设的教育工作。

《培风中学品质宣言》明确地指出:我校的愿景是“办一所优秀、有素质及大众化的华文中学”,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 ,以人为本,学者会学爱学, 教者会教爱教.”,我们的使命是培养情义礼序兼备,成人又成才,而具有传承文化的鸿图大志、能面向世界的培风人!

今天,培风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一场教育长征的起跑点。一个全新的教育视野正待我们去掀开;让教育回归人本,使未来的培风儿女能为世界的和平与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负起这项神圣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不断修正陈旧的教育观,逐步改变过时的教育方法。在校内我们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赏识教育取代责备式的教育、配乐学习法纾解课堂沉闷的气氛、要求老师总结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推行全新的“扎实英语课程”(根据能力分班、小班制、新教材、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法的新英文课程)等等措施,都是朝向建立有素质教育的目标的手段。最终,我们希望培风的教改经验能成为全国中学教育的典范!

在这迅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希望各地校友成为我们强大的精神与物质后盾,继续关心和协助母校的建设,共同肩负起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新加坡培风校友会的五年历程,见证与参与了母校的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是可喜的事。祝愿在未来的日子,母校与校友会共同成长,一起壮大!

培风中学校长 赖兴祥
2005年4月11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